灯光与渲染基础

一、灯光类型

Blender 提供了几种基本的灯光类型,每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效果。

1. 点光源(Point Light)

  • 特点:点光源从一个点向所有方向均匀发射光线,类似于一个裸露的灯泡。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光照强度是相同的。

  • 适用场景:适用于室内照明、模拟小光源等。

  • 设置方法

    1. 在3D视图中,按“Shift + A”键,选择“灯” > “点光源”。

    2. 选中点光源,进入属性栏的灯光属性面板(图标是一个小灯泡)。

    3. 在灯光属性面板中,可以设置以下参数:

  • 强度(Strength):控制灯光的亮度。

  • 颜色(Color):设置灯光的颜色。

  • 衰减(Falloff):控制灯光的衰减方式,可以选择“线性”“二次方”等。

  • 阴影(Shadows):启用阴影,选择阴影类型(如“无”“本机”“多分辨率”等)。

2. 聚光灯(Spot Light)

  • 特点:聚光灯从一个点向一个方向发射锥形光线,类似于手电筒或舞台灯。它可以在特定区域内产生强烈的光照效果。

  • 适用场景:适用于舞台照明、手电筒效果、汽车前灯等。

  • 设置方法

    1. 在3D视图中,按“Shift + A”键,选择“灯” > “聚光灯”。

    2. 选中聚光灯,进入灯光属性面板。

    3. 在灯光属性面板中,可以设置以下参数:

  • 强度(Strength):控制灯光的亮度。

  • 颜色(Color):设置灯光的颜色。

  • 衰减(Falloff):控制灯光的衰减方式。

  • 阴影(Shadows):启用阴影,选择阴影类型。

  • 光束形状(Beam Shape):控制聚光灯的光束形状,如“圆锥角”“衰减”等。

  • 纹理(Texture):可以添加纹理来控制光束的形状和强度。

3. 日光灯(Sun Light)

  • 特点:日光灯模拟太阳光,从一个方向平行发射光线。它在场景中产生均匀的光照效果,适用于室外场景。

  • 适用场景:适用于室外场景、自然光照效果等。

  • 设置方法

    1. 在3D视图中,按“Shift + A”键,选择“灯” > “日光灯”。

    2. 选中日光灯,进入灯光属性面板。

    3. 在灯光属性面板中,可以设置以下参数:

  • 强度(Strength):控制灯光的亮度。

  • 颜色(Color):设置灯光的颜色。

  • 角度(Angle):控制光线的扩散角度,模拟大气散射效果。

  • 阴影(Shadows):启用阴影,选择阴影类型。

4. 区域光(Area Light)

  • 特点:区域光从一个平面区域发射光线,可以产生柔和的阴影和均匀的光照效果。它适用于模拟大面积的光源,如窗户、荧光灯等。

  • 适用场景:适用于室内照明、模拟窗户光等。

  • 设置方法

    1. 在3D视图中,按“Shift + A”键,选择“灯” > “区域光”。

    2. 选中区域光,进入灯光属性面板。

    3. 在灯光属性面板中,可以设置以下参数:

  • 强度(Strength):控制灯光的亮度。

  • 颜色(Color):设置灯光的颜色。

  • 形状(Shape):选择区域光的形状,如“正方形”“矩形”等。

  • 大小(Size):控制区域光的大小。

  • 衰减(Falloff):控制灯光的衰减方式。

  • 阴影(Shadows):启用阴影,选择阴影类型。

二、灯光设置

  1. 强度(Strength)

    • 控制灯光的亮度。数值越高,灯光越亮。
  2. 颜色(Color)

    • 设置灯光的颜色。可以点击颜色选择框,弹出颜色选择器,选择所需的颜色。
  3. 衰减(Falloff)

    • 控制灯光的衰减方式。可以选择“线性”“二次方”等。二次方衰减更接近真实世界中的光照效果。
  4. 阴影(Shadows)

    • 启用阴影,选择阴影类型。常用的阴影类型有“本机”和“多分辨率”。“本机”阴影计算速度快,但效果可能不够细腻;“多分辨率”阴影效果更好,但计算速度较慢。
  5. 光束形状(Beam Shape)(仅适用于聚光灯)

    • 控制聚光灯的光束形状,如“圆锥角”“衰减”等。圆锥角越大,光束越宽;衰减越快,光束越短。

三、渲染设置

1. 选择渲染引擎

  • 在Blender界面顶部的渲染引擎选择区域,选择合适的渲染引擎。常用的渲染引擎有“Eevee”和“Cycles”。

  • Eevee:基于OpenGL的实时渲染引擎,渲染速度快,适用于快速预览和动画渲染。

  • Cycles:基于光线追踪的渲染引擎,渲染效果更加逼真,但渲染速度较慢,适用于高质量的静帧渲染。

2. 渲染属性面板

  • 在属性栏中,点击渲染属性面板图标(通常是一个小相机图标)。

  • 在渲染属性面板中,可以设置以下参数:

  • 分辨率(Resolution):设置渲染图像的分辨率。可以调整宽度和高度,以及分辨率百分比。分辨率百分比越高,渲染图像越清晰,但渲染时间也越长。

  • 帧范围(Frame Range):设置渲染的帧范围。可以设置起始帧和结束帧,适用于动画渲染。

  • 采样(Sampling):设置渲染的采样次数。采样次数越高,渲染效果越细腻,但渲染时间也越长。Eevee和Cycles的采样设置有所不同。

  • 输出(Output):设置渲染输出的文件格式和路径。可以选择输出为图像文件(如PNG、JPEG)或视频文件(如MP4、AVI)。

四、输出设置

1. 输出文件格式

  • 在渲染属性面板的“输出”选项中,选择输出文件格式。常用的图像格式有PNG、JPEG,视频格式有MP4、AVI。

  • PNG:无损压缩,支持透明度,适用于高质量的图像输出。

  • JPEG:有损压缩,文件大小较小,适用于网页和快速分享。

  • MP4:常用的视频格式,支持多种编码方式,适用于视频分享和播放。

  • AVI:常用的视频格式,文件大小较大,适用于高质量的视频输出。

2. 输出路径

  • 在“输出”选项中,设置输出文件的保存路径。可以点击“文件夹”图标,选择保存位置。

  • 例如,设置输出路径为“D:\Render\MyProject”,渲染的文件将保存在该目录下。

3. 渲染并输出

  • 设置好渲染参数和输出路径后,点击“渲染”按钮(通常是一个小相机图标),开始渲染。

  • 渲染完成后,可以在输出路径中找到渲染的文件。

视频讲解

BiliBili: 视睿网络-哔哩哔哩视频 (bilibili.com)